【皓首穷经什么意思皓首穷经解释及出处介绍】“皓首穷经”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一生致力于研究经典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古代学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以下是对“皓首穷经”的详细解释、含义以及出处的总结: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皓首穷经 |
拼音 | hào shǒu qióng jīng |
字面意思 | “皓首”指白头发,比喻年老;“穷经”指深入研究经典。合起来意为:年老仍致力于研究经典。 |
引申义 | 形容人一生专注于研读经典著作,尤其是儒家经典,体现对学问的执着与奉献精神。 |
二、成语出处
出处 | 内容 |
《后汉书·王符传》 | “其言虽不能尽道,然足以明志,至于皓首穷经,未尝少倦。” |
简介 | 此句出自东汉王符的《潜夫论》,用以形容学者勤奋治学、不辞辛劳的精神。 |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赞扬学者 | 他一生皓首穷经,最终成为一代儒学大师。 |
描述学者生活 | 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皓首穷经,不肯停歇。 |
文化背景中 | 在古代,许多士人都以皓首穷经为人生目标。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皓首穷经”的关系 |
学富五车 | 学识丰富 | 表现学者博学多才,与“皓首穷经”有相似之处 |
刻苦钻研 | 努力学习 | 强调学习过程,而“皓首穷经”更强调长期坚持 |
皓首穷年 | 白发终身研究 | 与“皓首穷经”意义相近,但更侧重时间的漫长 |
五、总结
“皓首穷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古代学者精神的一种赞美。它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经典的执着追求。在今天,虽然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皓首穷经”所代表的求知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出处及其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