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不爽里的爽是什么意思】在汉语中,有些成语或词语的含义往往与现代常用意义不同,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语义演变来理解。其中“毫厘不爽”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误解的成语,尤其“爽”字的含义常被误读。本文将从字义、成语解释、用法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成语名称:毫厘不爽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物之精者,其形至微;其理至妙,其数至微,毫厘不爽。”
结构:由“毫”、“厘”、“不爽”组成。“毫”和“厘”都是极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其细微的事物;“不爽”则是关键部分,意为“没有差错”。
二、“爽”的本义与引申义
字 | 本义 | 引申义 | 在成语中的含义 |
爽 | 明亮、清爽 | 没有差错、准确 | 不差分毫,完全正确 |
在“毫厘不爽”中,“爽”不是指“舒服”、“痛快”等现代常用义,而是表示“没有差错”,即“完全准确、丝毫不差”。
三、成语释义
毫厘不爽的意思是:形容非常精确,连极小的误差都没有。多用于描述计算、测量、判断等方面的准确性。
例句:
- 他计算得非常仔细,结果毫厘不爽。
- 这个仪器的精度极高,每次测量都毫厘不爽。
四、常见误解与辨析
常见误解 | 正确解释 | 原因 |
认为“爽”是“舒服”或“痛快” | “爽”在此处为“没有差错” | 现代汉语中“爽”常用于口语,导致误读 |
将“毫厘不爽”理解为“一点不差” | 实际上强调的是“极小的误差也没有” | 表达更严谨、更准确 |
五、总结
“毫厘不爽”是一个强调精准度的成语,其中“爽”字并非现代常用的“舒服”之意,而是表示“没有差错”。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把握“毫厘”所代表的极小单位和“不爽”所表达的绝对准确。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毫厘不爽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结构 | 毫(极小单位) + 厘(极小单位) + 不爽(无差错) |
“爽”本义 | 明亮、清爽 |
“爽”在成语中含义 | 没有差错、准确 |
成语释义 | 极其精确,没有任何误差 |
常见误读 | “爽”指“舒服” |
正确用法 | 描述计算、测量、判断等高度准确的情况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毫厘不爽”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也体现了古人对精确性的高度重视。在日常使用中,应避免因现代语言习惯而误解其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