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所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革命圣地井冈山的深情回顾与对革命精神的赞颂。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词中既有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当下和未来的展望,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该词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名,沿袭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风格,但在情感表达和主题立意上更具现实意义和政治色彩。通过描绘井冈山的自然风光与革命历程,词人抒发了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
二、原文与赏析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水调歌头 |
作者 | 毛泽东 |
创作时间 | 1965年 |
背景 | 毛泽东重访井冈山,回顾革命历程 |
主题 | 革命回忆、理想追求、历史反思 |
风格 | 壮阔激昂,富有诗意与哲理 |
关键词 | 井冈山、红旗、革命、岁月、风雷 |
艺术特色 | 融合自然描写与历史叙事,语言凝练有力 |
思想内涵 | 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对未来的信心 |
三、原文展示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 处处闻啼鸟,步步见红花。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六亿神州尽舜尧,试看天地翻覆。
> 红旗漫卷西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舞。
>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要把乾坤扭转,重整河山。
> 重上井冈山,再踏征途路。
四、结语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不仅是毛泽东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部革命历史的缩影。它将自然景观与革命精神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与思想深度。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来看,这首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