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的意思】“巧舌如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口才出众。但这个成语在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表示说话花言巧语、不真诚,甚至可能是在欺骗或误导他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巧舌如簧 |
拼音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出处 |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玄黄。维其之子,莫不令德。其良人,其知其贤,其言其辩。”(注:后世多引申为“巧舌如簧”的意思) |
本义 | 原意是形容人的舌头像簧片一样灵活,能说会道。 |
引申义 | 多用于贬义,指人说话动听却虚伪、不诚实,有狡辩、骗人的意味。 |
二、用法与例句
类型 | 示例 |
正面用法 | 他是个巧舌如簧的谈判高手,总能说服对方接受他的方案。 |
贬义用法 | 那个推销员巧舌如簧,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巧言令色 |
反义词 | 呆若木鸡、笨嘴拙舌、直言不讳 |
四、使用注意
“巧舌如簧”虽然强调口才好,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多用于批评那些善于辞令却缺乏诚意的人。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时需谨慎,避免误解。
五、总结
“巧舌如簧”是一个典型的双刃剑式成语,既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口才,也可以用来讽刺其言辞浮夸、不真诚。理解其背后的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不同语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