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浅尝辄止什么意思】“浅尝辄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事物或知识的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探索。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学习态度不认真”或“做事缺乏坚持”。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浅尝辄止 |
拼音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出处 | 《论语·雍也》:“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后人引申为“浅尝辄止”。 |
释义 | 只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学习或做事不深入,缺乏毅力和耐心。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
反义词 | 深入钻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二、使用场景
“浅尝辄止”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缺乏专注力的人。比如:
- 学生只看课本的表面内容,不深入理解知识点;
- 工作者对新技能只学皮毛,不深入掌握;
- 研究者对某个课题只做初步了解,没有继续深入。
三、例句展示
1. 他对于外语学习总是浅尝辄止,所以至今无法流利表达。
2. 在科研中不能浅尝辄止,要不断探索和验证。
3. 这种浅尝辄止的态度,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
四、总结
“浅尝辄止”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提醒人们在面对学习或任务时,应保持耐心与毅力,避免只停留在表面。只有深入探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或技能。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浅尝辄止 |
含义 | 学习或做事不深入,只做表面功夫 |
使用场合 | 批评态度不认真、缺乏坚持的行为 |
建议 | 避免浮于表面,注重深度与坚持 |
通过了解“浅尝辄止”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注重深度与持续性,避免因“浅尝辄止”而错失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