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生平简介】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汉书》的作者,与父亲班彪、弟弟班超并称为“班氏三杰”。班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博通经史,尤以史学见长。他的著作不仅对后世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班固生平简要总结:
班固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父亲班彪曾为东汉初年的学者,撰写过《后传》等史书。班固自幼受家庭熏陶,立志继承父业,续写前人未竟的历史著作。他历时二十余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成为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最重要的史学巨著之一。班固在政治上虽曾因牵涉外戚窦宪事件而遭贬,但其学术成就仍被后世高度评价。
班固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公元32年 | 班固出生,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西安附近) |
幼年 | 受父亲班彪影响,博览群书,尤好史学 |
16岁 | 开始参与整理父亲遗稿,立志完成《汉书》 |
20岁左右 | 进入太学学习,广泛涉猎儒家经典 |
永平元年(58年) | 任兰台令史,开始正式撰写《汉书》 |
永平五年(62年) | 完成《汉书》初稿,后不断修订 |
建初年间(76-84年) | 因兄班超之功,被举孝廉,任郎中 |
元和年间(84-87年) | 任玄武司马,参与编纂《白虎通义》 |
永元四年(92年) | 因卷入窦宪案,死于狱中,终年60岁 |
后世 | 被尊为“史家三杰”之一,与司马迁、范晔齐名 |
班固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他的《汉书》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他对历史的客观记录、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对制度的深入分析,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尽管他在政治上遭遇不幸,但他的学术精神和文化贡献却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