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勾勒出繁华的轮廓,而我却常常想起家乡那一轮清冷的月亮。记忆中的月光,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温柔,它不像城市里的灯光那样炽烈,而是静静地洒在田野间、小河旁,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望者。
小时候,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搬出小板凳,在院子里围坐成一圈。奶奶会拿出她亲手做的月饼,圆润饱满,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孩子们围在桌子旁嬉戏打闹,大人们则聊着家长里短。此时的月亮高悬于天际,银白色的光辉笼罩着整个村庄,让人感到无比安宁与满足。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去了远方求学、工作。每当夜晚来临,抬头仰望星空时,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轮熟悉的月亮。然而,无论身处何地,看到的月亮似乎都缺少了些什么。直到有一天,当我再次回到故乡,才明白那种缺失是什么——是那份属于故土的情愫,是那份与家人团聚的温暖。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每到节假日,我还是会选择回到家乡。因为那里有我最牵挂的人,也有我最怀念的景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稻田,听着风吹过耳边的声音,心中便涌起无限感慨。即便岁月流转,故乡始终如一,而那轮明月,也依旧陪伴着每一个游子的心灵。
或许,这便是“月是故乡明”的真正含义吧。它不仅仅是一种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那一抹来自故乡的记忆,永远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