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流程再造理论)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流程再造理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流程再造这一理论是本世纪90年代初具雏形并首次提出,但流程再造理论所包含的概念和观念并非都是新的,它是在许多前人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综合产物。
2、这些理论基础包括:流程管理思想、组织和人的管理思想、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等。
3、流程再造以企业流程为“平台”,把这些管理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集成起来,从而形成BPR的特色。
4、 一、流程管理思想 BPR的核心思想是流程管理思想。
5、企业流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许多管理领域,都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流程的概念。
6、最古老的流程思想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
7、泰罗首先倡导对工作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这种思想成为工业工程的主要思想。
8、在工业工程领域,制造工作被分为转换、制造、装配和测试四种活动。
9、流程设计是对原材料加工、零件加工、分装和总装活动在整个车间内的组织和物流工程的设计。
10、在这里,流程指的是生产流程,关注的焦点是流程中某一个职能的某一项活动,流程的分析和设计遵循劳动分工的原则。
11、 流程改善和流程思想起源于质量运动,其先驱是4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质量专家,他们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概念。
12、这个概念包括对制造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控制,其对象是制造流程而不是跨职能的流程。
13、后来“质量控制”概念得到了传播,运用的对象从制造流程扩展到产生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流程。
14、 70年代以日本为先导的全面质量管理(TQM)更强调流程思考和流程改善,把流程改善和流程思考的思想在更广泛的企业管理范围内加以运用。
15、日本的质量专家认为只要把流程管理好了,输出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自然是好的。
16、TQM追求流程连续的渐进的改善,工作重点放在流程的某一职能范围内,采取对现有流程最少变动的方式来谋取连续的改善,所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流程图、流程统计测量等。
17、尽管如此,TQM也把顾客放在流程运营的焦点,目的在于通过连续的性能改善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18、但TQM与BPR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TQM是在企业现行流程的框架范围内寻求提高该流程的途径,即以更好的方式做原来的事;流程再造是抛开现有流程,在更大的范围内重建一个最优化的新流程。
19、TQM与BPR的区别如下表1所示: 到了80年代中期和末期,许多大公司,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公司开始怀疑这种连续的改善对满足企业变化的需求是不够的。
20、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流程的彻底改善提供了可能。
21、因而,产生了“价值链”的概念,产生了“为制造而设计”、“并行工程”等思想。
22、这种思想的共性首先在于把关注的焦点由流程的某一职能扩展到跨职能的流程,以信息技术和组织调整为整个流程变化的推动器,追求流程业绩的巨大改善。
23、这与BPR的本质特性是一致的。
24、但是,BPR把这些思想推广应用到制造型企业外的各行各业,在企业中推广到整个企业的所有流程。
25、 二、组织管理思想 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划分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
26、组织结构反映了企业在一定的经营目标下,人与人之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工作关系;组织行为则是以人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士气为目标,进一步研究人们在企业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激励、沟通和领导等问题。
27、BPR的组织思想也可以从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两个方面来总结。
28、在组织结构设计方面,不少研究人员认为:能适应新的面向流程运营的各种结构中,最有效的一种工作团队或流程专案小组,从而使企业呈现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工作设计方面,BPR提倡工作内容丰富化,希望员工是个多面手等。
29、在组织行为方面,集中地体现在业绩评价和价值观念方面。
30、在业绩评价方面提倡按工作结果(非工作量)来定薪,按能力晋升。
31、在企业价值观方面,提倡员工由自我保护转为努力工作,自我提高,提倡对员工非训练而是教育,树立面向顾客的观念等。
32、可以说,BPR所提倡的组织管理思想正是体现了组织理论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33、BPR继承了组织管理理论的优秀成果,并把这些思想与流程管理结合起来。
34、 跨职能的工作小组。
35、自从泰罗时代开创工作设计以来,执行一项任务的最基本单元是个人。
36、泰罗及其追随者认为工作越独立,完成任务的效率就越高。
37、到了本世纪30年代,梅奥所领导的“霍桑试验”中则注意到了工作群体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38、而工作小组(WorkGroup)这一概念则是在60年代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利克特提出的,他针对古典管理组织“机械式”的管理模式设计了“第四系统组织”,这种组织的原则是“支持关系原则”。
39、由此关系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工作群体的核心作用,在结构方面用这种群体模式代替人对人的模式。
40、以后工作小组的概念被广泛吸收并加以拓展,从而形成跨职能的面向流程的工作小组概念。
41、如在组织的矩阵结构设计中,一个项目的组织就是按照跨职能流程来组建的。
42、这种结构形式及其灵活性与BPR的流程工作小组或专案小组是一致的。
43、但是在矩阵结构中,可以是以项目小组为主,职能部门为辅;也可以项目小组与职能部门平等,或者是项目小组为辅,职能部门为主。
44、这种结构的选择在于市场环境的需求。
45、这种项目小组是按产品或服务进行设计的。
46、另外,70年代掀起的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小组,80年代的并行工程等现代管理组织理论中均提倡建立跨职能的工作小组。
47、BPR的组织思想与它们是一致的,然而这些工作小组成员是从各职能部门中“抽”出来的,往往受双重领导。
48、而BPR中跨职能的工作小组是流程的基本构架,往往是固定的,但也有非固定的。
49、 2、工作设计。
50、工作设计同样可以追溯到泰罗时代,那时工作设计是通过动作的分解,把每一个人的工作完全设计成机械的动作,把人作为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来使用。
51、工作设计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即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授权。
52、如工作内容丰富化和多面手即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设计工作。
53、工作内容丰富化是本世纪60年代创建出的概念,它是让人们获得更富有意义的工作体验的一种手段。
54、美国耶鲁大学的哈克曼(RichardHackman)博士以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为依据发展出了一个模式,称为“核心职能特性”,即任务重要性、技能多样、任务同一性、自主性和反馈,这对富有意义的工作设计至关重要。
55、在实践中,以日本丰田汽车创建的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LP)中的工作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装配线上操作工人的工作设计上,但其思想给BPR的组织管理以启示,BPR把这种思想推广到所有的管理领域。
56、 3、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BPR通过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同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从而使企业的绩效获得巨大的飞跃。
57、这样的思想同样也是继承了前人不少优秀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58、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流程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工具,同时,在企业中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保证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这地,这是战略信息系统的作用。
59、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引入,需要组织管理上的变化才能真正发挥效益,这是社会技术学一贯倡导的观点。
60、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如:减少组织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等是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
61、 就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而言,许多研究人员,特别是经济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对 此分别进行了研究。
62、各种经济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从不同的概念出发,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得出了许多共同的结论,如: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决策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中间层管理人员和职工数、减少组织层次、决策可以集中等。
63、这些观点和研究结果实际上为BPR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64、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BPR的许多概念或观点并非是由BPR首次提出,而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65、尽管如此,BPR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对前人关于流程管理思想、组织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等理论和方法的一种集成,并把企业流程作为集成的“平台”。
66、这既是BPR的创新之处,也是BPR的精髓所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最新文章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
-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