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分类号和类别号(档案的分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档案的分类号和类别号,档案的分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中国的档案馆(室)中仍以手检目录为主,其中常用的有案卷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主题目录、全宗文件目录、人名目录等。
2、案卷目录即著录案卷内容和成分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的一览表,也称案卷名册。
3、其主要作用:①固定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系和案卷排列顺序;②登记和统计档案的基本形式;③查找档案最基本的检索工具,并为编制其他检索工具提供数据单元。
4、案卷目录必须按全宗编制,一个全宗编一本或几本。
5、其类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以全宗为单位编制的综合目录,另一种是以全宗内各种门类的档案编分册目录。
6、分册目录一般以全宗内的类别为单位,或按保管期限、年度、阶段、机密程度为单位分别编制。
7、目录类型的选择和设置的数量,应考虑便于档案的检索和管理。
8、案卷目录的封面和格式如图图2。
9、主题目录以若干能表达案卷或文件中心内容的主题词作为检索标识,将档案著录成卡片条目,按主题词的字顺排列组织而成。
10、主题词是经过优选和规范化处理,能表达各种概念的词或词组。
11、在中国,制定有统一的<中国档案主题词表>,可供制作目录时选用。
12、这种目录具有专指性、集中性、直观性、灵活性的优点,便于特性检索,可以弥补因受分类体系、归类标准等因素限制而造成的不便,其缺点是缺乏逻辑体系,系统性差;又由于每一条目往往标引若干个主题词,手检的主题卡片须为每一主题词各制一卡,将同一形式的若干张卡片分别按不同主题词排列,因而造成卡片数量庞大,不便于编制和管理。
13、分类目录打破全宗及其原有整理系统,按照档案内容性质,采用等级体系的分类法组织而成,通常依据统一制定检索分类大纲进行分类排列,如《中国档案分类法》、《苏联国家档案馆分类卡片目录中文件情报统一分类方案》等。
14、这种目录在揭示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方面,具有分类系统、问题集中的特点,是沟通利用者与贮存系统的基本媒介,是档案馆(室)起主导作用的检索工具。
15、编制方法:以文件级或案卷级为单位著录成卡片条目,再按类别及分类号的顺序分别集中和排列,形成大类、类、项、目、细目的层次分明的线性系统,其格式一般以《档案著录规则》的规定为准。
16、专题目录超越年度、全宗的界限,按照一定题目,将涉及同一专题的档案著录成卡片条目,集中组合而成。
17、其针对性强,便于迅速查找专门需求的档案材料。
18、编制程序大致为:选题、选材、制卡,按问题、部门、时间、地域或其他特征设置类别体系,各类和类内再依照一定顺序系统排列。
19、卡片格式可采用分类卡片格式,亦可自行设计本馆(室)适用的格式。
20、通常有如下两种:①单一卡,即一个案卷或一份文件填一卡;②组合卡,即若干内容相近的案卷或文件组合填一卡。
21、全宗文件目录以逻辑体系分类的形式,将一个全宗内各种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著录成卡片条目,按内容反映的主题分类排列组织而成。
22、它突破按年度和组织机构等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系,便于从专业和专题的角度查找档案,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23、其著录格式、填制方法和排列顺序大致与分类卡片目录相同,如将其条目编上顺序号,印制成簿册即为全宗文件目录。
24、人名目录将档案中涉及到的人名情况著录成卡片条目,集中排列而成。
25、它向利用者提供姓名及其有关信息的线索。
26、有两种:简单的只著录人名(包括别名、曾用名)和材料出处的档号;详细的包括人物生平简况、档案内容提要和材料出处的档号、备考等。
27、条目排列顺序,中国人名一般按姓氏笔划或汉语拼音字母等顺序,外国人名一般按姓的外文字母顺序,并在不同笔划或字母的人名卡片间放上突出的指引卡片。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最新文章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
-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