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礼的含义是尊重礼的精神是谦卑(礼的含义)

2023-04-19 01:38:28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礼的含义是尊重礼的精神是谦卑,礼的含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儒家的礼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礼的含义是尊重礼的精神是谦卑,礼的含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儒家的礼,有三个层面:一、礼是自然法孔颖达《礼记正义》说,“礼者,理也。

2、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

3、”这里的礼,乃是指永恒、普世的天道,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即自然法。

4、礼是体现自然法的规则体系。

5、《白虎通·情性》说:“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

6、”从规则体系的角度,这里礼又可以分为两类:礼法。

7、礼法,在中国封建制时代,礼法有着广泛的约束力,不仅庶民,而且君主,均在礼法的约束之内,君若不君,诸侯可发兵征伐,以武力恢复礼的秩序,所谓“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而执之”是也。

8、君臣关系也是礼法关系,即使贵为君主,若违背礼法,臣可以提起诉讼,可以自行解除君臣关系。

9、显然礼治更接近现代法治之精义。

10、2、礼俗礼,又是礼俗,即习惯法、社会自发秩序。

11、礼不是君王所立,而是来自传统、习俗,来自对人情常理的承认,来自圣贤对自然法的发现。

12、英国政治学家埃德蒙·柏克说,“如果民间社会是习俗惯例的产物,那么习俗惯例便是它的法律。

13、”如果你承认他说出了法治的精义,那么你应知道儒家也这么说过——南宋理学家真德秀说:“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犹政事之必因风俗也。

14、”此语可与柏克的话互为参注。

15、从这个角度来说,合宜的法律,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发现”出来的。

16、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叫做“因俗制礼”、“则天垂法”,即从习惯法与自然法中发现人间法;用哈耶克的话来说,叫做“法律先于立法”。

17、这是涵义非常深刻的宪政学命题,其要旨在于,它宣告了即使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国王,也不能成为专断、全能的立法者。

18、而法家的“人主为法于上”主张,则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君主专制的来临。

19、三、礼为礼仪作为天道、天理、自然法的礼是看不见的,作为规划体系的礼也是半可见半不可见的,礼还需要有一套完全可见的仪式来体现、来表达、来强化,这套仪式就是礼仪。

20、儒家的礼仪是无所不包的,用《曲礼》中的话来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21、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22、”附:何谓“君臣之礼”我们以“君臣之礼”为例,来看看儒家主张的君臣关系:儒家认为“君臣以义合”。

23、这是儒家的理。

24、这个“理”需要有一套体制(即规则体系)来保障,历代儒家政治发展出来的“共治”体制,就是制度层面的礼,包括宰相的副署权等。

25、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礼仪来表达,比如拜相的礼仪,比如从前臣拜君,君要还拜,宰相的尊贵地位是通过这些礼仪表现出来的。

2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君主专制的强化,也可以从君相的礼仪变化看出来。

27、——常识礼仪篇。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